發芽到底能不能吃?15種食材一次說清楚!
食材發芽到底能不能吃?真的很困擾呢!
幫大家整理好囉,這篇一定要加入收藏的啦!並記得轉分享喔!
一、馬鈴薯發芽不能吃
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營養師賴怡君表示,馬鈴薯發芽是有毒不能吃的。
她提醒,當馬鈴薯開始發芽時,芽眼的周圍和外皮,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生物鹼,食用後可能會出現頭暈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急性中毒現象,而腹瀉可能會持續3~6天。
她強調,即使切除發芽的部位,毒素還是存在,高溫加熱毒素也不容易被破壞。
但有另一說,根據美國醫療圖書館的說明,只要馬鈴薯沒有變綠,並且發芽處已經移除,是可以食用的。
“Potatoes that are not green and have had any sprouts removed are safe to eat.”
所以馬鈴薯發芽了,要不要吃,自己決定囉!
二、8種食材發芽更營養
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營養師賴怡君指出,以下8種食物發芽後吃更營養。
1. 蒜頭:
發芽成蒜苗後,所含的抗氧化物質、含硫化物比新鮮蒜頭所含的抗癌物質量還高。
2. 黃豆:
據日本醫界,學術界的研究報導,黃豆經初發芽(約幾毫米長)的過程,其維生素A、E、C及B群急速增加,紅蘿蔔素增加1-2倍;維生素B2增加2-4倍;葉酸成倍增加;另外普林減少,對於痛風者可酌量攝取。
黃豆催芽後,可減少脹氣的發生率。從口感上講,發芽黃豆更鮮美、細膩,吃後不容易脹肚,適合消化功能不好的人。用發芽黃豆打豆漿或是與其他蔬菜一起食用是不錯的選擇。
不過發芽黃豆並不等同於黃豆芽,發芽黃豆培育時間更短,一般長出不到半厘米的小芽就可以吃了。
3. 糙米:
發芽糙米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胺基酸γ-氨基丁酸(GABA)。
GABA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質氨基酸,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,充足的GABA供應,具有安神醒腦、增強記憶力、預防老人癡呆等作用。發芽糙米的膳食纖維是精白米的3.7倍。以發芽糙米代替精白米,不但口感清香、易消化,而且有防病強身的保健功能。
4. 綠豆芽:
綠豆芽性涼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C 、鉀、鈣、鐵等。隨著發芽的過程,會突增豆類本身所沒有的維生素C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