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覺睡一半抖一下的原因,竟然是因為...
相信有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,午休趴睡沒多久,身體突然「抖」一下,或是在床上睡覺時,才剛入睡沒多久,即出現不自覺的抽動,有時甚至伴隨著「從樓梯或是懸崖上摔落」的惡夢而驚醒。
醫師解釋,年長者出現抽動可能與相關病史、用藥有關;年輕人則可能因水分攝取不足,夜間身體電解質不平衡,當身體出現抽動情況,表現更為明顯。
就生理上的機轉而言,四肢受到大腦皮層控制,當進入睡眠時,大腦皮層抑制四肢運動,這時肌肉神經出現自發運動,加上睡眠時人體血液循環慢,這時小小運動的表現就更明顯。
此外,排除中風及癲癇,年長者與年輕人造成抽動原因又有不同。
年長者可能因年紀較大,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或腎臟疾病,服用利尿劑等慢性疾病藥物,會造成肌肉收縮,可能造成夜間抽動;年輕人則與「電解質」有關,如運動員、搬重物者過度疲累,或是上班族久坐辦公室,因水喝不夠,晚上出現鉀、鈉離子不足,即出現肌肉抽動反應。也有人因久站或久坐,肌肉出現攣縮情況。
若不是癲癇,出現夜間抽動時民眾不須太緊張!
門診較少此種病例,患者若有需要,醫師會開立放鬆心情藥物,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,鎮定安眠;對於工作需站上一整天的年輕患者,晚上也會開立肌肉鬆弛劑,有助於放鬆。
醫師建議民眾,早上多活動,早晚可服用一顆維他命,傍晚吃完飯後,避免從事劇烈活動,讓心情安定,身體抖動情況即可控制。